編輯《證券時報》 劉俊伶
2月18日,國家數據局舉行了“數據價值我們在行動”系列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國家數據局黨員、副局長陳榮輝表示,今年國家數據工作的重要方向是大力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價值,讓數據價值體現在企業降低成本和效率,體現在培育新的生產力,體現在經濟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為了促進數據價值,公共數據應該采取第一步,真正提供和使用公共數據資源。
1 公共數據資源注冊平臺即將上線
陳榮輝介紹,國家公共數據資源注冊平臺將于3月1日正式啟動試運行。據報道,該平臺不僅是公共數據資源的管理系統,也是信息披露和資源發現的窗口。整個社會都可以來這里尋找數據和產品。
注冊平臺在線運行后,將發揮兩個作用:一是服務功能,數字單位可以通過注冊平臺發布數據資源和產品信息,數字單位可以找到數據資源,未來可以發布數據需求,更好地實現供需對接,降低全社會數字成本,促進數據資源價值釋放;二是管理功能,通過注冊,掌握國家公共數據資源賬戶,加強授權運營信息披露,促進授權運營標準化、透明。
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按照年度工作會議部署,加快公共數據資源管理和運行機制改革,進一步增強數據資源價值釋放的驅動力,利用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創建數據利用多應用場景和模式,更好地釋放數據元素價值。
2 預計今年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
數據作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正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近年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數據要素市場配置改革和產業發展政策,涵蓋數據確認、流通交易、安全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維度,形成了一套政策“組合拳”,繼續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化。
中泰證券認為,隨著國家政策的指導、地方政策的積極試點和企業的創新實踐,數據要素的戰略布局不斷深化,中國數據要素的市場規模呈現出快速擴張的趨勢。目前,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正處于從政策驅動向產業驅動的關鍵時期,全面推進產業協調升級。
中國數據要素市場不斷探索創新,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根據《2025-2030年中國數據要素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3年中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為1332億元,較去年增長26.48%。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將達到1662億元,2025年將達到2042.9億元。
3 概念股的數據要素表現強于市場
據《證券時報》統計,在a股市場數據要素概念股中,25股最新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測,僅競業達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東方國信、海天瑞生預計虧損盈利,其他6股預計虧損,好消息比例約為三分之一。
競業達預計2024年凈利潤將達到3300萬元至4400萬元,同比增長226%至335%。公司繼續布局數據要素,通過教育和軌道交通領域的廣泛業務覆蓋,積累了龐大的多模態數據資源。基于行業私域數據,公司還推出了大型星空教育模式,并繼續進行專業大型集群培訓。
自2月份以來,數據要素概念股大幅超過市場,平均上漲18.21%。奇安信-U、深桑達A、安恒信息累計漲幅居前,分別達到70.13%、56.93%、50.08%。
在資本方面,概念股融資基金持續增加頭寸。統計數據顯示,自2月份以來,概念股融資凈買入達到36.17億元,11股凈買入超過1億元。軟通電力、拓爾思和深桑達a的凈買入分別達到5.81億元、4.52億元和4.05億元。
軟通動力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表示,公司在數據治理領域積累了相關技術,并與大型通信設備企業聯合發布了軟通動力數據平臺和數據治理服務解決方案,榮登“2023年優秀數據服務提供商選擇”數據治理領域名單。
(本版專題數據由證券時報中心數據庫提供)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