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安徽合肥物流中心的阜陽北鐵路物流基地,3號線貨物堆碼區一派繁忙景象:龍門吊靈活操作著集裝箱裝卸;叉車在垛位間穿梭作業;滿載貨物的列車整裝待發,即將開往南昌、廣州等地。
作為輻射國內主要糧食產區的物流基地,阜陽北鐵路物流基地負責人表示,春耕期間,他們嚴格執行"優先受理、優先配空、優先裝卸、優先掛運"原則,全力保障農資運輸高效暢通。自2月13日投入運營以來,該基地已成功向產糧區輸送化肥7.2萬噸。
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公鐵聯運模式顯示出顯著優勢。安徽鐵路物流部門與區域內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密切合作,為其量身定制最優運輸方案。同時,物流部門還提前與兩家公路運輸企業達成協議,實現從貨場到農戶的"門到門"短途配送。
在阜陽北鐵路物流基地2號線作業現場,70噸來自東北的玉米良種正在進行自動化分揀。這些種子采用公鐵聯運方式,最快可在48小時內送達皖北地區客戶手中。貨運員劉東娜介紹,借助北斗定位和汽車電子圍欄等技術,貨物實現了全程追蹤,系統自動匹配定位信息并精準引導叉車作業,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
安徽昊源化工集團銷售經理關亞風通過對比運輸方式得出:鐵路運輸費用低于公路,且效率高于水路。特別是集裝箱聯運模式下,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幾乎無損耗。基于此,企業決定與合肥物流中心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相比傳統方式,公鐵聯運使化肥從出廠到田間的時間縮短了40%!"安徽輝隆農資集團負責人表示,這種高效運輸模式為春耕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