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在新都區(qū)木蘭鎮(zhèn) 97歲高齡的劉朝茂大爺家中,鐵路“子女”----成都工務段路外安全主管謝敏、沙建強和線路巡防中隊長楊天軍又來看望他了。“劉大爺,身體還硬朗嘛”,沙建強關心的問候著。劉大爺滿臉笑意,抬了抬胳膊回應,屋內洋溢著熱鬧和溫馨。與半年前,達成線K338+800網(wǎng)口未封閉前,劉大爺對勸阻穿越鐵路的謝敏等人橫眉冷對,甚至用棍棒驅趕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一些修建較老的鐵路,由于歷史原因,長期存在“疏”與“堵”的矛盾。劉大爺所在的木蘭鎮(zhèn)共和村就是這樣的情況。全村2000多人口,大多數(shù)房屋修建在達成鐵路左側、耕地在右側,繞行又需要好幾百米。長久以來,村民為方便耕種和養(yǎng)殖,養(yǎng)成了隨意橫越鐵路的思維定式和行為習慣。達成線K338+800附近橫越尤為密集,“疏”與“堵”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路外安全是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鐵路運輸安全的重要部分。近年來,鐵路部門對鐵道線進行了全面的封閉,對于諸如達成線K338+800這樣一些暫時不能封閉的處所采取了加強卡控措施,不僅專門安排有安全人員管理,而且還聘請了地方巡防人員進行看守、巡防。但是,剛性管理并不能得到村民的理解,“橫越”與反“橫越”就成了常態(tài),甚至出現(xiàn)了村民對工作人員的謾罵和威脅。
隨著鐵路速度越來越快、頻次越來越密,道床也越來越高。每一處未封閉口子就是一個“老虎口”,村民的每一次橫越,都令人心跳。沙建強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幾個人一碰頭:如果按部就班,不僅達不到勸阻的效果,甚至會激化矛盾,必須以心換心,才能讓村民理解和配合,而劉大爺作為一塊“硬骨頭”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劉大爺1954年入黨,曾經擔任過共和村的村長和支書,德高望重,成為沙建強他們的最好攻堅突破口。劉大爺橫越鐵路的習慣,不僅是住房和耕地分隔在鐵路兩邊,而且多年前老伴也在附近被火車撞死。劉大爺認為是鐵路跟他帶來了麻煩,與鐵路結下了心結,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行為方式更加固執(zhí)。當?shù)厣鐓^(qū)工作人員得知要做劉大爺?shù)墓ぷ鳎埔馓嵝?ldquo;做不好的”。沙建強說,“慢慢來嘛”。
知父莫若子女,沙建強他們專程到木蘭鎮(zhèn)文化街 32 號拜訪了劉大爺兒子。得知劉大爺兒子、兒媳也一直擔心老父親的安全。也掌握了一些重要信息,劉大爺是一名老黨員。另外,劉大爺喜歡養(yǎng)鴿子,在達成線K333+800右側,就養(yǎng)了幾百尾的鴿子。沙建強聯(lián)合線路巡防中隊長楊天軍、成都北派出所車冬隊長、門坎坡社區(qū)治保主任謝雙鍵,組成了工作專班。從2025年2月17日起,專班就經常出現(xiàn)在劉大爺家中,與劉大爺聊家常。大家一起聊起劉大爺過去革命工作的光榮的歲月,參加全國信鴿比賽的高光深刻,一起觀看劉大爺榮獲的各類獎狀和1988 年全國信鴿比賽第7名的榮譽證書。在一旁的劉大爺兒子和兒媳也主動參與。大家逐漸拉近與大爺?shù)木嚯x,原本神色嚴肅的劉大爺,話也多起來,臉上的緊繃感也慢慢消散。
就這樣,一回生二回熟,對劉大爺?shù)募以L變成了路外安全宣傳。在以后的家訪中,沙建強適時遞上鐵路安全宣傳冊,指著觸目驚心的事故圖片,結合專業(yè)的鐵路運行知識,深入淺出地為劉大爺剖析橫穿鐵路行為背后潛藏的巨大風險。慢慢地,劉大爺感受到專班成員的深切關懷,常常歉意地說道:“唉,是我糊涂了”。
但是,村民出行難仍然是現(xiàn)實存在的具體問題,在當前不具備修建下穿的情況下,只能另辟蹊徑解決問題。專班對附近鐵路排查后,發(fā)現(xiàn)村民門口附近有一個可以容兩人并行通過的涵洞,整理疏通可以作為應急通道。沙建強和楊天軍又利用周末,義務獻工對涵洞進行疏導。同時,搭設步行板,在有積水時方便村民通行。劉大爺看在眼里,內心的堅冰也開始融化。劉大爺對專班說,“我是一名黨員,從參加工作的那一天起,就要聽組織的話”。劉大爺不僅帶頭不再橫越鐵路,而且成為了一名義務的路外宣傳員,勸阻村民不要橫越鐵路。路地工作人員也針對村民也采取發(fā)放宣傳單、開講座、有獎競答、進家庭入校園等形式,引導村民珍愛生命、保護鐵路設備,形成愛路護路的氛圍。
2025年6月19日,路地聯(lián)合對達成線K338+800路口進行了封閉。為確保封閉順利進行,劉大爺專門安排兒子到現(xiàn)場協(xié)助。至此,威脅共和村民生命安全和鐵路運輸安全的“老虎口”被徹底消滅。此時,社區(qū)工作人員對沙建強表示敬佩。沙建強感到自豪和榮光,但并不感到輕松,只有常態(tài)化堅持,才能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
作者:成都工務段尹恒、張遷
編輯:金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