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張家界永定區陽湖坪街道王潭新村的砂糖橘果園里,一串串金燦燦的砂糖橘綴滿枝頭,果園專用單軌運輸車來回穿梭將工人們采摘下來的砂糖橘運輸到公路旁裝運銷往江西。
“現在的農機設備越來越先進,為我們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以前運輸砂糖橘要肩挑背馱,現在一條軌道一天可以運輸2萬多斤果子,每天可以少雇10個人。”看著采摘下來的砂糖橘只需4分鐘就能運輸到公路旁,種橘大戶王章挺的喜悅溢于言表。他介紹說:“今年在科技特派員的建議指導下,果園用上了單軌運輸車,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約了不少用工成本。”
“果實色澤、果面整潔度、甜度、個頭都非常好,今年八月來果園看過后,我們馬上就簽訂了訂單合同,將整個果園30余畝的砂糖橘全部訂購,產量預計有6萬多斤。”談起砂糖橘的品質,江西水果商崔先生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
在王章挺看來,今年砂糖橘實現豐產又豐收的關鍵在于科技特派員給他送來了新技術、新理念、新思路。他說:“種植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幸好有覃華蘭、戴亞等科技特派員在果園生產管理遇到裂果、病害危害等問題時,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面對面解疑答惑,手把手指導我科學整形修剪、疏果、綠色防控病蟲害以及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讓果園實現了精準管理,讓砂糖橘的產量和品質得以提升,效益也跟著提上來,初產期畝產值就達到了1萬元左右。”
變化不僅僅在王章挺的果園,隨著永定區不斷深化、拓展、完善科技專家服務團建設,豐富科技特派員制度內涵,推動科技特派員技術服務實現全區所有行政村全覆蓋、農業產業全覆蓋,越來越多像王章挺這樣的種植戶有了發展水果產業的“定心石”。
該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區科技專家服務團團長康彥凱介紹說:“近年來,永定區科技專家服務團以加快推進創新提升行動為抓手,充分發揮好人才、技術優勢,組織科技特派員下田間到地頭,開展技術培訓,通過面對面解答,手把手指導農業專業合作社按時按質落實相關要求,助力農業豐產豐收。”(解雯惠、周汀)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