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上海舉辦的陸家嘴金融沙龍第五期以"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路徑探索"為主題展開深入討論。多位業內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打通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的關鍵障礙。
會上,上海信托黨委委員、擬任副總經理初冬女士發表了重要演講,重點分析了信托資金在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的獨特價值和面臨的機遇挑戰。
從市場現狀來看,信托資金規模持續增長但結構仍需優化。截至2024年6月末,信托資金投向證券市場的規模達到8.34萬億,占總資金量的42%,同比增長9%。然而,在投資結構方面存在明顯失衡:固收類投資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規模高達7.37萬億,占比接近90%;而股票類投資僅0.62萬億,近三年基本維持在3-4%的水平。
從政策層面來看,《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為信托資金入市提供了有力支持。初冬認為,這些政策鼓勵信托資金更多地參與資本市場投資,并提升權益類資產的投資規模。她指出,信托公司作為連接財富端和資產管理端的重要橋梁,能夠根據不同投資者的需求,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然而,信托資金入市仍面臨多重挑戰:首先是政策支持不足,在稅收優惠、投資范圍拓寬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其次是資本市場表現不佳,A股市場近三年累計收益率僅為2.64%,顯著低于固收類產品;再次是信托公司自身在資產配置能力、產品創新能力等方面與社保理事會和基金公司相比仍有差距。
針對這些問題,初冬提出了多項具體建議。她特別強調了家族信托的發展潛力,認為這類長期資金工具在未來5-10年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此外,她還建議信托公司:
- 優化考核機制,突出長期投資導向
- 豐富產品體系,提升資產配置能力
- 加強投研建設,強化投資者教育
- 深化政策呼吁,推動環境優化
目前上海信托已在積極轉型,通過成立專業投資研究部門、推出FOF、TOF等創新產品,并試點長期考核機制,為行業探索更多可能性。
總的來說,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信托資金在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將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