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渝中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迎來新進展——嘉濱路化龍橋段的濱江岸線過街天橋正式建成。這座天橋位于重慶在建第一高樓陸海國際中心附近,將成為市民打卡該地標建筑的理想位置。
該項目由重慶本地的設計團隊主導完成,是"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橋坐落于長和路與嘉濱路交匯處,全長77.8米,橋面寬度為4.8米。設計上充分融入自然元素,采用弧線造型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橋梁一側連接長和公園,另一側則與濱江路人行道相連,并通過江梯步與濱江公園形成互通,極大地方便了周邊居民和游客的出行。
從嘉華大橋到紅巖村大橋,整個"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的岸線長度為2.9公里,占地面積達31.05公頃。設計團隊秉持"重建城市與水岸活力鏈接"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條集自然生態、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高品質濱江生態帶。
在生態保護方面,項目通過生態修復手段營造消落帶生境,新建了下江梯步和親水平臺,構建起綿延的濱江綠色生態長廊。同時,規劃了2.9公里長的活力道和1.2公里的親水步道,形成完整的濱江親水慢行系統。設計師還充分利用濱江高架橋下的空間,打造了包括活力運動區、趣味兒童活動區以及休憩消費區在內的全齡化公共空間。
在提升現有設施的基礎上,項目新增了人行天橋,并對相鄰腹地的街角綠地進行了優化升級,進一步完善了區域內的公共空間體系。隨著這座新天橋的建成投用,市民將能夠更加便捷地往返于濱江內外公園之間。
"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通過生態修復和空間重構,不僅重塑了嘉陵江沿線的自然生境,更加強化了濱江與城市腹地的空間聯系。這一系列舉措將為區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市民創造了一個集休閑、娛樂、運動于一體的高品質公共空間。
編輯:金杜